校领导出席襄阳市“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作者: 时间:2025-11-05 点击数:

(新闻网综合消息)11月5日,襄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科技创新赋能篇”,学校党委副书记王瑶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了学校在“十四五”期间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促进人才链对接产业链、创新力激活生产力,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王瑶珺介绍,学校坚持引育并举,构筑区域人才集聚新高地。聚焦重点学科和地方主导产业,联合举办“智汇襄阳”“青年学者论坛”等活动,展示学校平台优势和襄阳发展机遇。设立人才工作专项基金,人才同步享受襄阳市人才新政。近五年,学校引进博士183人,占襄阳市博士引进总数近50%,引育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40余人次,为学校和襄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创新实施“共引共享、双岗双聘”模式,出台《校企双聘博士实施办法》,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选派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吸纳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目前,已有“校企双聘”博士44人。学校入选襄阳市“博联体”试点单位,为13家“博联体”企业招引博士后,做大高层次人才蓄水池。

王瑶珺指出,学校深化育人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新增机器人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5个前沿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临床医学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批湖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重点推进湖北科创学院(隆中)、嘉环现代产业学院、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等省级重点平台建设,为地方发展输送应用型人才,毕业生留襄就业率达30%以上。锚定襄阳高端装备全产业链,与在襄企业共建35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省级工作站,以及省级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近五年,学校获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孵化项目获得省市扶持超过百项,学生年均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超过1500项。

王瑶珺表示,学校强化有组织科研,精准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深度参与襄阳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五大工程”,积极参与湖北隆中实验室建设,围绕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强化有组织科研和跨学科协同攻关,新增车路协同与交通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近五年,学校与千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500余名博士教授累计服务企业1500余次,共同攻克技术难题170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33项、全国行业类奖项28项。与在襄企业共建1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构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协同创新机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与市场需求有机衔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成果转化。

王瑶珺称,展望“十五五”,学校将继续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校地命运共同体,为襄阳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更加坚实的智力支撑和创新动能。

审核:汪萃萃

责编:程威 王礼刚


电话:(+86-07103592259【学校校友会·基金会】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致远楼校友办公室    邮编:44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