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记忆之三——怀念恩师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7-03-17 点击数:

新学期开学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推进60周年校庆史料收集和丛书编写工作。2017年2月20日,星期一。早上一进办公室,我就着手清理和翻阅过去一些老同志送给档案馆的书籍文献材料,从中找出了一本《人生——李延夫诗词选集》。这个小册子,记得还是七年前我负责市诗词学会筹备工作初期李老师专门来档案馆送给我的,其中有一首《桂枝香——襄大五周年校庆赋怀》,让我顿时眼前一亮,倍感亲切。也许是师生情深,心灵之间存在一定的感应吧。正在此时,办公室门突然开了,进来的同事告诉我,李延夫老师因病在珠海去世了,骨灰不日将运抵襄阳,学校准备在市殡仪馆举行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现在需要查一下李老师档案写生平……
    李延夫老师早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调至新成立的襄樊职业大学(后也称襄樊大学)中秘系任教,曾担任该系主任。那时期学校师资紧缺,我读的是84级首届中文秘书专业,三年的专科学历,李老师完整地教了我三年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还有古典文学欣赏等多门课程。在我的印象中,整整三年,李老师从没因病因事耽误我们一次课。2014年春,在老襄大84中秘30年同窗再聚的特殊班会上,李老师还动情地讲到,“84中秘是我到襄大任教的第一个班,深感责任重大,自己从未有丝毫懈怠,更不敢因事因病耽误过一节课,哪怕头一天发烧,晚上蒙在被子里出一身汗,第二天也要强撑着走上讲台。84中秘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班集体,常言道:要当先生,先当学生,当年我从同学们身上也学会了许多敢想敢说敢干可以称作精气神的东西......”
    后来,我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被推荐毕业留校工作,在教务处和党办一干就是十好几年。期间,学校与华中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汉语言文学硕士进修班,李老师作为华中理工大学的特聘教授,又教了我一两年,指导我完成各类研究论文作业多篇。记得同期在班的还有曹健、陈勇、宋慧、郑安云、谢丽霞、汤幼鸿、管文娟、梅艳等一些至今还在学校工作的老师。虽然我因在职英语六级没能考过而不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最终没能拿到硕士学位,让李老师深感惋惜,但我感觉通过硕士班的进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又有了很大提高,这为我后来能够胜任学校多个管理岗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李老师当年安慰我所言,拿不拿学位不重要,重要是能学到东西,问心无愧就好。
    2001年12月,李老师在65周岁上光荣退休,但他不甘赋闲在家安度晚年,连续多年在市老年大学诗词班讲授格律诗词创作课程。2010年之后,他又为襄阳市诗词学会在我校筹备成立并挂牌积极建言献策,帮助我所在的筹备组梳理人脉,牵线搭桥,还不顾年迈体弱,不计报酬甚微,精编讲义手稿,多次为诗词进校园而登隆中讲坛......
    李老师一生从教,治学严谨,笔耕不辍,藏书颇丰。2016年10月,已经80高龄的他应邀参加了湖北文理学院60年校庆筹备工作座谈会,并于会后向我表达心愿,百年之后他愿意将自己的全部藏书无偿捐赠给学校,并叮嘱我要先找好专业人员上门帮他清理书房,有史料和学术价值的一定要交档案馆和图书馆保存。但他同时又说自己每天都还要看书,等哪天看不动了,再通知来家正式办理捐赠移交。李老师晚年身体一直不好,最近几年都是去珠海儿女家过冬,去年临行之前,他还又一次打电话给我表达了上述心愿。可我怎么也没想到,此一去师生竟成永别?惊闻噩耗,我伤怀不已,任泪浸双眸凝噎喉……
    更令我不能释怀的是,后来在李老师的灵堂前,师母告诉我,李老师弥留之际还在让家人电话联系我,想最后再叮嘱我一定要把他托付捐书的事办好。可阴差阳错,我没能在第一时间接听到这个电话。作为先生最喜欢的弟子,我最终未能让他老人家走的了无牵挂,这或许将是我一生的遗憾。
    2月23日下午,学校为李老师举行告别仪式。我作为恩师生前友好和学生代表,受治丧委诚邀发言,表达哀思之情。面对恩师灵骨和遗像,我郑重表态,弟子一定想方设法尽全力完成好李老师的未了心愿,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在档案馆库房设立专架专柜,建立规范的人物档案馆藏,让更多的有李老师一样心愿的老同志老教师心有所托,魂有所寄,精神永存!最后,为报师之大恩,敬奉挽联一幅,恭送恩师一路走好:
    行歌古道,一生夙愿,骨透书香著等肩,追太白遗风,呼黄河之水,养夫子大气;
    梦持教鞭,三尺讲台,魂归天国师犹在,授经史子集,扬国学之尊,看桃李满天!
                                               ——丁酉年初春夜泣笔于听竹轩
   (作者熊华山,现为学校档案馆馆长)

电话:(+86-07103592259【学校校友会·基金会】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致远楼校友办公室    邮编:44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