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丁世学到保康县就校地合作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调研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6-11-17 点击数:
(教工通讯员 王炜)11月14日至15日,校长丁世学等一行7人深入到保康县,就学校与保康县人民政府校地合作和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调研。参加调研的有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魏跃春、对外联络与合作处处长黄海、后勤集团总经理罗华国、化学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博士李玉奇等有关人员。
14日下午,保康县人民政府举办了湖北文理学院与保康县人民政府校地合作座谈会,保康县委书记张世伟、县长冯云波等9个政府主要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双方重点围绕生态文化旅游、有机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磷化工业、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精准扶贫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协商与交流,就多项合作意向项目进行了有效对接。
15日,丁世学一行风尘仆仆赶到学校精准扶贫定点扶贫村——保康县歇马镇合作村进行调研。保康县副县长王杰等有关领导陪同调研。丁世学认真听取了合作村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了2016年产业发展情况和村民收入,深入贫困户家中逐户开展走访慰问,实地查看来了贫困户易地搬迁情况和村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情况。共同见证了我校化学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李玉奇博士申报立项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秦巴山区(保康县)高山有机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合作村种植基地签约仪式。

丁世学指出,精准扶贫工作是关系中央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全力以赴地搞好精准扶贫工作。合作村是学校定点扶贫村,经过几年的发展,产业发展路径已基本形成,但产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村民收入不稳定,其产业发展需要优化升级;村民生活条件比想象的困难多,村民出行难、饮水难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村庄环境卫生需要下大力气整治。
丁世学强调,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要针对村民产业发展、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调动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稳步推进种植业,大力发展养殖业,着力推进高山有机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农产品电商销售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扩大销售渠道,提高销售价格;积极做好合作村生态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吸引社会上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开发,逐步形成以生态旅游和电商销售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庄环境卫生,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村民幸福指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力争到2018年实现全村144户420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完)